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同型半胱氨酸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7-1874113次浏览

同型半胱氨酸是人体当中所含有的一种含硫的氨基酸,是体内的蛋氨酸以及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同型半胱氨酸可以准确的反映出人的心脑血管健康情况,如果说这项指标升高有可能是患了心脑血管疾病。

现在的人都特别注重自身的健康,所以会定期的到医院去做身体检查。体检需要查的项目和指标很多,有些人发现自己的报告单上有同型半胱氨酸这一项。很多人看到这个指标的时候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那么同型半胱氨酸是什么意思?

一、同型半胱氨酸是什么意思

同型半胱氨酸也就是血同型半胱氨酸,简称血同,这是一种含硫的氨基酸,是蛋氨酸以及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物质。如果说同型半胱氨酸在血液当中的含量升高,那么就会增加患上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的几率。

二、同型半胱氨酸高的原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这项指标升高和遗传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父母或者是其他的直系亲属如果说有这样的情况,那么遗传给子女后代的几率也会增加。不过具体的遗传率有多大并不是很明确,只是和普通的人相比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大。

2.饮食不当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和饮食不当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如果说经常性的挑食和偏食,或者说身体营养不良,再就是饮食当中所摄入的叶酸以及维生素b12和b16不足,摄入富含蛋氨酸的动物蛋白过多等,都有可能会引起同行半胱氨酸升高。必须要及时的调整饮食结构才能够降低这项指标。

3.吸收障碍

吸收障碍也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果说患上了影响空肠粘膜吸收的各种疾病,比如说短肠综合征、热带口炎性腹泻等,小肠吸收叶酸的几率会大大的下降,如果叶酸严重缺乏,同型半胱氨酸就会升高。

4.药物干扰叶酸代谢

很多药物服用了之后都会干扰到身体的叶酸代谢,引起叶酸吸收障碍,比如说卡马西平和磺胺嘧啶,这类药物在部分人群当中会引发叶酸吸收障碍,从而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相关推荐

02:21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什么药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积极的预防和干预危险因素,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要监测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的异常情况,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的干预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减重、规律休息,适当进行体育运动,戒烟、限酒。另外,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主要在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类疾病,患者可以吃抗血小板、他汀类及控制危险因素的药物。因痰热上扰、气血不足而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还可以服用中成药进行治疗,如牛黄清心丸。
全身CT检查代表什么意思
全身CT检查是对全身的脏器用CT这种检查设备进行适当的检查。CT是一种X线,在进行头、颈、胸、腹、关节、四肢等检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CT检查,全身大部分的组织和疾病,都可以通过CT检查做出初步的判断。腹部的肝、肾、胆、胰等实质脏器,通过CT检查也可以明确的判断这些脏器内是否出现了病变。比如肿瘤性的肝癌、胰腺癌等。良性疾病包括胆囊结石、肾结石等,均可通过腹部的CT,做出最初的判断。CT检查属于影像学检查,必须在确切的病理基础之上,才能明确诊断。
语音时长 02:39

2021-09-29

93182次收听

突然头晕心慌怎么回事
导致突然头晕心慌的原因有高血压、低血糖反应、脑血管疾病和后循环缺血。1、高血压,当血压突然升高的时候,会导致脑血流灌注量增加,交感神经也会一过性的过度兴奋,会感觉头晕心慌。2、低血糖反应,也会出现突然头晕心慌的症状,一般还会伴随着手抖、全身大汗等症状。3、心脑血管疾病,例如脑动脉供血不足合并心肌缺血,可能会出现突然的头晕心慌症状,尤其是在劳累或情绪激动的时候,症状会突然发生,而且比较明显。4、后循环缺血,血流减慢,刺激交感神经,引发头晕心慌。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108476次收听

心脑血管疾病禁忌水果
心脑血管疾病并没有禁忌的水果。心脑血管疾病哪一种水果都可以吃,因为水果中都富含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等,一般不含脂肪,不会对心脑血管疾病病情造成影响。但最好能够吃当季的水果,少吃反季节水果,而且如果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合并糖尿病,就需要监测血糖,如果血糖比较高,尽量少吃升糖指数比较高的水果,例如荔枝、桂圆、樱桃、菠萝、大枣等,避免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病情,可以吃含糖量不高的水果,例如西瓜、柚子、桃子、苹果等。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62679次收听

心脑血管疾病有哪些
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多,包括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1、心血管疾病,例如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死、原发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等。其中,心脏瓣膜病可以分为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脑血管疾病,例如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缺血发作、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畸形等。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0

89260次收听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吗
心脑血管疾病比较严重,该病是血管发生阻塞或破裂出血,引起心脏及脑部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疾病容易损伤循环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并且心脑血管疾病该病极易致疾,死亡率也非常高。
心脑血管疾病挂什么科
心脑血管包括心血管和脑血管两类,就诊科室不同,如是心血管病变,可挂心内科或心外科;如是脑血管病变,可挂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病情突然发作时挂急诊科。
心脑血管疾病的检查有哪些
心脑血管疾病检查有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动态血压、心脏彩超、CT、磁共振影像学检查等。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多,常见动脉硬化型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死等。对于心血管疾病,基本检查是心电图。早期冠心病心电图常无明显改变,在高度怀疑冠心病史,需要行冠脉造影检查,是冠心病诊断金标准。急性发作心肌梗死等疾病时,心电图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检查十分重要。其他检查有动态血压、心脏彩超等。脑血管病检查中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最不可忽视,其他检查主要是CT、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在考虑血管狭窄等问题时,需要行CT或MRI血管造影,进一步还有DSA等检查。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16

62427次收听

ATP药有什么作用
ATP药是心内科常用的一种药物,它可以参与体内多种物质的代谢,如碳水化合物、蛋折质、脂肪等,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ATP药可以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动脉硬化等,且效果很好。不过该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在使用时也要注意其禁忌症。
02:20
如何降低胆固醇
如果检查发现血胆固醇升高,需要采取相应的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少吃高脂的食物,禁烟禁酒。可以通过某些降脂药物进行人为的干预,同时补充抗氧化物、新鲜的蔬菜水果,有助于降低胆固醇。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过度的素食或者不吃胆固醇食物,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贫血,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反过来,大量摄入外源性的胆固醇,会使血液当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增加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样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02:52
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有哪些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脑器官供血不足导致的。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由于脑部大血管的狭窄或者闭塞造成的缺血性卒中;小动脉闭塞性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小血管的病变导致的脑血管病;心源性的脑栓塞是指心脏的各种原因导致的缺血性卒中;另外血液系统的一些疾病或者遗传性的血管病变,也可以导致缺血性的血管病;年轻人最常见的就是由于外伤导致的颈动脉或者椎动脉的夹层动脉瘤,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就是脑出血,原发性脑出血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血压;淀粉样的血管病导致血管的破裂出现脑出血;继发性的脑出血主要是各种原因,包括血管畸形、动脉瘤或者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脑部的出血。
02:56
心脑血管病怎么治
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在发病三至四点五小时之内,可以选择静脉溶栓治疗;如果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时间超过了三至四点五小时,可以选择抗血小板的治疗,另外可以选择降纤的药物或者静脉输液。对于重症的患者,可以进行吸氧、心电监护,同时还要预防和治疗感染,因为很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容易合并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对于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的患者要严格的控制血压,同时让患者要绝对卧床,头可以抬高床头15~30度来帮助降低颅内压,同时让脑出血的患者一定不要用力咳嗽和用力排便,防止血肿进一步扩大,必要的时候可以用一些药物来脱水,降低颅内压。
02:46
心脑血管病吃什么药
心脑血管病可以根据发病原因具体选择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抗凝药物、降压药物、脱水药物等。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可以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来抗血管治疗,还可以服用他汀类药物来进行调整治疗。对于有心房纤颤的患者,建议应用一些抗凝的药物来抗凝治疗,预防心源性栓塞的发生。因为心源性栓塞一旦发生,它的临床症状比一般的缺血性卒中都要重,所以对于房颤的患者要高度重视抗凝治疗。对于脑出血的患者在急性期主要是严格地控制血压,可以服用降压药物。如果患者同时合并脑水肿,可能有颅压升高的情况,可以应用脱水药物来降低颅内压,防止患者的脑水肿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加重导致脑疝的风险。
血液粘稠度增高的4个症状
血液黏滞度简称血黏度,是反映血液流动特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脑卒中先兆症状出现和消失的阈值指标,更是提示脑卒中发生的早期警报信号。当血黏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血液会出现凝聚现象,造成血管栓塞、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引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高血压、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及慢性肝、肾疾病等均与血黏度升高有关。
当心“安定药”伤及大脑危及生命
英国医学杂志上研究报告指出,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的药物,能够导致脑部疾病发作的风险,痴呆症病人面临的这种风险更大。先前有研究表明,第二代治疗精神病药(也被称为“非典型”安定剂)可能增加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