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025-02-15 10:20:4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病毒EBV感染引起的急性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和乏力。治疗上以对症支持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多休息,补充营养。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因主要是EB病毒感染。EB病毒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人类疱疹病毒,通过唾液传播,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感染后,病毒侵入B淋巴细胞,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单核细胞增多。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感染,且症状可能更严重。

2、症状包括持续性发热、咽炎、颈部淋巴结肿大、皮疹和肝脾肿大。发热通常持续1-2周,咽炎可能导致吞咽困难,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颈部,肝脾肿大需警惕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疲劳、头痛和食欲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

3、治疗以对症和缓解症状为主。体温过高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烧;咽炎可使用含片或淡盐水漱口缓解疼痛;淋巴结肿大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随病情好转逐渐消退。避免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可能引发皮疹。

4、饮食调理需注意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饮水,促进代谢和排毒。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勤漱口,避免继发感染。

5、恢复期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肝脾肿大的患者,以防器官破裂。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监测病情变化。

6、预防方面,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或亲密接触。增强免疫力,保持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接种疫苗目前尚未普及,但相关研究正在推进。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虽具有传染性,但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无需过度担忧。通过及时对症治疗、合理饮食和充分休息,绝大多数患者可完全康复。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健康诊疗
查看全部»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同类型疑问答疑

实时具体收录:

万博最新官方网站 12086家 医师信息30万+ 科室介绍20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