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间歇性精神病

2024-03-18 17:59:14

精神病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间歇性精神病即间歇性精神障碍,是指患者在间歇期可以出现发作,但在精神检查时不能发现明显的阳性体征,以及不能解释的症状。而且患者在间歇期,社会功能在恢复良好,能够完成一定的社会生活,也不存在明显的精神衰退。此类患者可就诊于精神科或心理科,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使症状得到缓解。

1、药物治疗: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片、富马酸喹硫平片、利培酮片,以及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如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另外还可通过心电图、脑电图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导致的间歇性精神病;

2、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及森田等。支持性心理治疗主要是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本质,并对症状和心理问题进行矫正。而认知行为治疗是通过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本质,以及促进患者自己认识到自己思想逻辑的错误及不合理性,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行为模式,从而提高自身的行为能力。同时森田是指通过让患者学会降低对某些事情的欲望,从而减少或预防精神疾病的复发;

3、物理治疗:包括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深部脑刺激等,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以及认知能力,达到间歇性精神病的治疗目的;

4、其他:如生物反馈治疗、音乐治疗、放松治疗等,可帮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身焦虑、抑郁的水平,帮助缓解精神病症状。

健康诊疗
查看全部»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同类型疑问答疑

实时具体收录:

万博最新官方网站 12086家 医师信息30万+ 科室介绍20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