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2025-03-19 12:39 回答了该问题
急性重症肝炎的临床特点包括快速进展性肝功能衰竭、严重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及全身多脏器功能受损等,患者需立即前往医院进行专业诊治。通过病因分析及支持治疗可有效缓解病情。
1、急性重症肝炎的主要表现
急性重症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如乙型、丙型肝炎病毒、药物中毒、毒素暴露及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引起。常见症状包括:
黄疸: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皮肤及巩膜发黄,这是体内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的结果。
出血倾向: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皮肤淤斑、鼻出血等,是由凝血因子生成不足导致。
腹水或肝性脑病:腹部膨胀、意识模糊或嗜睡提示肝功能进一步衰竭。
消化道症状:恶心、食欲下降、呕吐等,可能由肝损伤引发消化功能紊乱。
2、临床诊断与检查
医生会通过患者症状细化诊断,并配合多项检查来明确病因及严重程度,包括:
血液检测:如肝功能检测ALT、AST升高、胆红素水平增加、凝血功能如PT延长。
病毒检测: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等,排查病毒感染。
腹部影像学检查: B超或CT排查肝脏受损程度及是否合并腹水。
3、治疗方法及应对措施
急性重症肝炎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同时进行强化支持治疗。常见的干预措施包括:
药物治疗:例如用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应对慢性病毒感染,加强肝细胞修复的保护剂如多烯磷脂酰胆碱,或治疗肝性脑病的乳果糖。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肝移植可能是挽救生命的唯一手段。
支持疗法:包括补充白蛋白、纠正凝血异常输注新鲜冷冻血浆,改善电解质紊乱等。
4、日常管理及预防建议
预防急性重症肝炎,需从源头控制风险: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提升免疫力。
避免过多使用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
积极治疗基础慢性肝病如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远离有毒物质及不洁饮食。
急性重症肝炎病情复杂且发展迅速,患者和家属需高度警惕如黄疸进展、凝血异常等症状,并在早期迅速就医。科学识别症状、采取及时的诊治和日常防护措施,对于降低病死率及提高预后意义重大。
2021-05-11
2021-12-09
2021-08-16
2022-11-24